招聘信息
电子科技大学崔春华教授课题组长期招聘博士后
发布于:2022年01月10日 11:22   |   作者:   |   浏览次数:

一、岗位研究方向

电化学、电催化、光化学、原位光谱电化学

二、应聘条件

1. 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,年龄35周岁及以下,品学兼优、身心健康;

2. 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;

3. 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,对岗位研究方向感兴趣;在岗位研究方向及相关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经历。

三、待遇

1.基础薪酬:由学校和团队共同提供,资助标准为年薪20万起;注:若入选“博新计划或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(年薪40万+)

2.学校提供博士后公寓(免租金);

3.享受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政策,享受四川省博士后子女择校政策;

4.在站期间可以申请职称评审,优秀者可聘任为学校教师(如申请电子科大“百人计划”特聘研究员)。

四、电子科技大学简介

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美丽的“天府之国”四川省成都市,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。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,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,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“211工程”建设的重点大学,2001年进入国家“985工程”重点建设大学行列,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“世界一流大学”A类高校行列。在最近一轮学科评估中,电子科学与技术、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获评A+,A+学科数并列西部第一。学校现已发展成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,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,以工为主,理工渗透,理、工、管、文、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。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,现有流动站15个,在2020年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综合评估中,我校被评估的13个流动站有6个获评优秀,7个获评良好,优良率100%,优秀率位全国高校前列。

学院主页:http://www.iffs.uestc.edu.cn/

五、团队介绍

崔春华,电子科技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国家级人才(工程)入选者201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导师俞书宏院士;2011年8月加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Peter Strasser教授组开始博士后研究;2014年1月在美国圣母大学博士后;2014年10月起在瑞士苏黎世大学URPP LightChEC项目独立PI,研究方向为分子光电化学。2017年6月回国,入职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,建立分子电化学实验室,旨在通过原位光谱电化学解决小分子电催化转化相关的科学问题。截止目前在Science, Nature Mater., Nature Commun., J. Am. Chem. Soc., Angew. Chem. Int. Ed.等国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,撰写2部英文著作章节。文章总引用>5500次,引用超过100次论文17篇,单篇最高引用>1000次,H因子35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面上),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。担任Nature Nano., Nature Catal., Nature Commun., Angew. Chem.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。担任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》编委。

刘鸿飞,电子科技大学特聘研究员,博导,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计划入选者。2016年于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随后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博士后/特任副研究员身份开展科研工作。迄今,Nat. Catal., JACS, ACS Catal.等世界著名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16篇,先后主持瑞士国家自然科学EearlyPostMobility基金、中国海外博士后交流引进计划、中国博士后面上、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。研究工作主要围绕能源转化相关的非均相光/电催化反应机制展开,针对非均相催化反应影响因素错综复杂,构-效关系难以理清这一问题,发展了基于相变行为的非均相催化反应构-效关系研究普适性策略。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Catalysis上关于Ga-Sn以及Ga-In固-液相变导致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突变的工作被Science China Chemistry、Phys.Org作为亮点予以报道。

六、研究平台介绍

实验室搭建了完善的科研所需设备,包括:离子溅射,Retsch球磨,离心机,冻干机,X-射线荧光,气相色谱,光电化学测试系统,原位电化学测试系统(包括原位Raman,原位UV-vis,微分电化学质谱,电化学EPR,电化学石英晶体天平), 满足最前沿的电化学和电催化研究需求。

七、团队代表性学术成果

1. C. Cui* et al. Regenerable catalyst for highly alkaline water oxidation. ACS Energy Lett. 2021, 6, 1677-16838.

2. H. Liu,# J. Xia,# C.Z. Wu* et al. Solid-liquid phase transition induced electrocatalytic switching from hydrogen evolution to highly selective CO2 reduction. Nat. Catal. 2021, 4, 202-211

3. C. Cui* et al. Selective methanol-to-formate electrocatalytic conversion on branched nickel carbide. Angew. Chem. Int. Ed. 2020, 59, 20826-20830.

4. H. Liu, H. Frei*. Observation of O-O bond forming step of molecular Co4O4 cubane catalyst for water oxidation by rapid-scan FT-IR spectroscopy. ACS Catal. 2020, 10, 2138-2147.

5. C. Cui* et al. Atomically dispersed hybrid nickel-iridium sites for photoelectrocatalysis. Nat. Commun. 2017, 8, 1-7.

6. H. Liu et al. Promoting phot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 with metallic band structure. J. Am. Chem. Soc. 2016,138, 1527-1535.

7. C. Cui et al. Carbon monoxide-assisted size confinement of bimetallic alloy nanoparticles. J. Am. Chem. Soc. 2016,136, 4813-4816.

8. L. Gan, C. Cui et al. Element-specific anisotropic growth of shaped platinum alloy nanocrystals. Science, 2014, 346, 1502-1506.

9. C. Cui et al. Compositional segregation in shaped Pt alloy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tructural behaviour during electrocatalysis. Nat. Mater. 2013, 12, 765-771.

八、联系方式

请以“应聘+博士后+姓名”为邮件主题和文件名,将个人简历发至以下邮箱: chunhua.cui@uestc.edu.cn(崔春华);liu.hfscut@gmail.com(刘鸿飞)。


备注:招聘长期有效,多谢刊载。